今天是

台州市社发集团2024年改革工作总结

来源: 台州社会事业发展集团      发布时间: 2024-12-25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台州市社发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国企改革部署要求,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路径,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关键,重塑体制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各项改革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聚焦重点领域布局,在增强核心功能上体现新担当

一是立足功能定位,为增进民生福祉添彩增色。聚焦推动“一老一小”事业发展,深化探索“政府搭台、国企唱戏、民生优享”新模式,运营台州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已为5000余个家庭提供托育服务,累计培训各类托育保育等人员约2000余人;加强健康养老的有效供给,作为市本级唯一的公立综合性医养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的台州市社会福利院(社发·国怡康养中心)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今年4月份试运营以来,首开床位90张,入住率达95%以上,1218日2号楼的投用将福利院的床位提升至500多张,也标志着台州市社会福利院正式运营,进入大规模接收老人的新阶段。

二是强化战略支撑,为打造“无废城市”聚势赋能为标本兼治日益增长的建筑渣土处置难题,集团积极探索赴省内外20余家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开启了“取经”之路,组建首家市属国企控股的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公司,努力走出一条以企业化运营为载体、以产业化运作为模式、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建筑渣土资源化综合利用之路,预计一期项目年消纳建筑渣土达200万立方米,将实现建筑渣土处置科学化、规范化、资源化、无害化,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为打造“美丽台州”低碳环保生态城市贡献力量。

三是深化产学研用,为推进产业发展夯基垒台。下属建工集团东南大学联合建立台州国资系统首个博士后工作站,并积极与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有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今年3月,台建工集团与台州学院牵头起草的3项全国团体标准已由浙江省产品与工程标准化协会发布。今年以来,建工集团荣获“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并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2项。

(二)突出主业做大做强,在打造运营主体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发挥主业优势,央地协同共进。下属台州建工集团与中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强强联合,成功中标静态总投资76亿元的黄岩永宁江科创新城项目,积极参与片区开发,带动基建全产业链业务。充分发挥各联合体单位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维、资金等优势,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协同推进台州永宁江科创新城项目,将为助推黄岩城市提质焕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激活内在潜力,国民融合发展。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力,扎实推进国民共进,充分发挥“1+1〉2”效应2023年以来,集团坚持控股、参股双轮驱动,已成立信捷人力资源公司、国链信息科技公司、国怡康养服务有限公司等5家混改企业下属台州建工集团与方远集团混改成立的浙江臻越公司是全省首家获批建筑施工一级资质的混改企业

三是聚焦轻装上阵,企业瘦身健体。做好企业数量“减法”和质量“加法”,通过“关停并转”,及时清理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子企业,将管理层级控制“3级”以内。2024年以来,已注销1家企业,清算1家企业。

(三)重塑体制机制优势,在建设现代新国企上呈现新气象

一是推动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配齐建强董事会建设,增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董事会下设的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全面预算委员会等四大专业委员会评价作用,协助董事会做好专业决策。优化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子公司董事会建设,动态调整充实集团外派董监事人员队伍

二是推动选人用人制度日趋完善。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出台《所属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持续开展子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出台《中层人员退出管理办法》,畅通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退出渠道;推行市场化用工管理机制,目前已完成13家集团下属市场化竞争类企业实行用工及工资总额市场化管理。

三是推动薪酬分配改革走深走实。突出效益导向、目标导向、增量导向,深化分类考核改革,制定了《子公司业绩考核和子公司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核定管理办法》,将原“关键业绩指标+公司治理+专项工作指标”调整为“经营性指标+发展性指标+鼓励约束指标”,使薪酬与经营业绩紧密挂钩,有效实现了经营业绩压力的上下传导。